移动应用

电动力微信公众号

行业生死角逐进入下半场,跨界“鲶鱼”能撼动千亿级市场吗?

分享到  
2021年,电动两轮车总销量超4975万辆,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营收高达1794亿元,同比增长9.5%;7家企业年销量超过150万,前十车企销量占比达80%,同比增长4.26%,行业集中度达到1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

甚至有人认为,近十年内中国两轮车市场达到万亿级别也指日可待。事实也确实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引得一众新入局者押宝电动两轮车,谁都想抓住未来3到5年即将爆发的机会点。
但在电动两轮车市场较量进入“下半场”,各大巨头拼的是资本还是创新实力?跨界“鲶鱼”的强强联合,真能撼动这千亿大市场吗?

01 消费市场出行需求持续扩张,

头部企业掀起新一轮资本时代的品牌割据!

行业进入标准化发展阶段后,电动两轮车的品牌拉锯战并没有告一段落,甚至在头部品牌资本和规模的双向降维打击之下,有愈演愈烈之势。求生的腰部品牌为抢占市场不得不紧随其后,随着下游市场出行需求的持续扩张,行业的竞争内核已然发生剧变。

在疫情后时代,作为一种清洁、安全、便捷且使用与维护成本相对低廉的出行工具,电动两轮车的出行优势日益凸显,特别是换电、即时配送行业的兴起,整个下游市场的出行需求与日俱增。
与消费群体疯狂裂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渐清朗的品牌割据,电动车厂家从之前的1000来个骤减为新国标执行一年的300个左右,再到去年年底活跃的100来个品牌,轻描淡写的数字简化难以概括新老品牌生死角逐的腥风血雨。事实上,自新国标实施以来,行业集中度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特别是在龙头企业持续发挥资金优势的基础之上,行业在加速格局重塑的同时,也积极引导产业驶入高速发展阶段。

8月24日,在爱玛科技(公司代码:603529)公布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中,清晰显示爱玛实现营业收入94.38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9.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0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19.79%。其余品牌在半年度的增收增利上也有不凡的表现。

爱玛2022年半年度报告:主要会计数据

02 从“超标车淘汰”到“新消费升级”:

行业第一梯队以智能化为风向标,

在年轻化灯塔指引下不断奋楫远航!

现在回想,或许正是新国标带来的这波超标车淘汰高峰助推了整个行业开启产品大时代,并成功实现新消费升级。

在已构建的新标准下,传统的造车思维不再受用,以智能化为突破点打造产品差异化,成为物联网智造框架下的新思路。但智能电动车在推广落地的过程中饱受诟病,其根本原因在于智能化只是一个风向标、一种造车的趋势,并不是促成消费的核心理由。
其实,智能化还有一个隐形分支就是年轻化,玩转色彩、打造IP甚至科技外化......这些都是年轻化的表现。以三个极具代表性的品牌举例——九号的年轻化是人机工程、智能交互和骑行体验;爱玛则扎根时尚,通过巧妙运用色彩以塑造别具一格的造型来诠释年轻化;绿源的年轻化则在于个性鲜明的骑行态度和屡次出圈的外观。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这是品牌对产品智能化趋之若鹜的原因,同时也是智能化“噱头论”的症结。智能化始于产品、归于产品,而年轻化这一思维却可以渗透到产品、营销、品牌的方方面面,只有将年轻化作为对冲市场的灯塔,才能冲破黑暗、让差异化竞争曙光初现。

03 行业竞争升维、市场版图广拓全球,

强强联合的新入局者能造出碾压性“王炸”爆款吗?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7月,我国两轮电动车出口额达206.3亿元,同比上涨超9%。即便在全球视野下,中国两轮电动车生产制造业同样扮演着世界市场的上游供应链角色。

市场版图广拓全球,不乏新入局者跨界豪掷一注。小米系出身的九号深耕粉丝运营与用户体验,是跨界布局一炮走红的典型案例;7月,日本时尚品牌无印良品与新大洲本田联合推出定位高端的电动两轮车,性能并不出彩的新品,反响平平。

仅在产品外观设计上费心思,在核心技术上却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创新和突破,像无印良品这样名头响亮、高调入局的品牌不在少数。当掀起的营销巨浪褪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沉思——或许行业需要的还是那些真正能够带来技术革命、资本整合的跨界“鲶鱼”。

总结:

眼下,各地超标车置换工作进入收尾阶段,随之而来的经营成本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市场暗流涌动,产品格局或将重塑。新入局者共同掀起的这场电动化革命确实拉高了售价,但真正让行业走上高端化制造路径的,并不是浅尝辄止的立异,而是永无止境的创新。
编辑:MASK

网友评论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
正在改版,即将上线。